• 告別戽斗月亮臉要趁早--戽斗早期矯正治療
    告別戽斗月亮臉要趁早--戽斗早期矯正治療
    最近逛街陪小孩玩扭蛋機,發現了一種新的扭蛋公仔「戽斗星球」,讓身為牙醫師的我發出會心一笑,因為裡頭動物公仔各個都有著招牌的戽斗下顎,帶點喜感的外貌,實在太可愛了。 但在真實世界裡,若有戽斗的情況,常常是一個不太可愛的情況,不僅容易因咬合不正干擾進食,影響發音,有時外貌容易受到嘲笑,嚴重的更會影響小朋友的心理健康,這讓許多病患與家長感到憂心忡忡,進而帶來門診尋求治療。 所謂戽斗,在骨骼上的表現,就是下顎骨過度發育形成下巴突出,此外常合併上顎骨發育不足,形成中顏面塌陷,從側面觀察就如同上弦月一樣,造成戽斗的臉型。戽斗常和遺傳有關,父母之一有戽斗,小孩也常有戽斗的傾向。
  • 關於換牙的各種焦慮~父母請放心
    關於換牙的各種焦慮~父母請放心
    「醫師,小朋友牙齒是不是長歪了?」 看著小朋友第一顆恆牙蹦出來,父母常常又驚又喜,一方面開心孩子長大了,另一方面也常有許多疑問,像是擔心為什麼恆牙長在乳牙內側?乳牙為什麼還不掉?是不是要趕快拔掉乳牙呢?
  • 我家的刷牙繪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我家的刷牙繪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幼兒的口腔清潔,相信是爸爸媽媽每天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那你的小朋友刷牙時,是小天使還是小惡魔呢? 從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開始,刷牙就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而隨著小朋友自我意識逐漸增長,刷牙往往變成父母和孩子的戰鬥時間。哭哭鬧鬧不稀奇,有時還必須玩鬼抓人或施展擒拿術,才能狼狽的把刷牙工作完成。
  • 為什麼提早拔掉的乳牙需要做空間維持器?
    為什麼提早拔掉的乳牙需要做空間維持器?
    首先,每個孩子全口的乳牙總共有20顆,從出生6、7個月開始長牙,到三歲左右會完全長完。而換牙的時間大約從六歲開始換門牙,陸陸續續換到十二歲。有乳牙許多重要的功能包括幫助咀嚼,發音,還有為恆牙保留萌發的空間。正常的恆牙牙胚發展在孩子出生3,4個月後就開始了,恆牙會在乳牙的牙根底下慢慢開始形成,因此健康的乳牙也提供了恆牙發展的良好環境。
  • 淺談青少年不同狀況的矯正方式(上)
    淺談青少年不同狀況的矯正方式(上)
    因牙齒排列空間不足所造成。某些輕微的齒列擁擠,可藉由擴大牙弓或修磨牙齒的大小來獲得抒解,不過當牙齒擁擠的程度比較嚴重,需要比較大的空間才能將牙齒排列整齊,或是要將前突的齒列向後方移動來改變側臉形時,在不影響咬合功能的前提下,矯正醫師就會選擇拔除某些牙齒,來提供這些治療所需的空間。
  • 別讓寶貝的牙齒變成盆栽...
    別讓寶貝的牙齒變成盆栽...
    我們有時候會接到父母親打電話來說「孩子的牙齒卡了東西,他們摳不起來」,想要來診所看診,但是往往來到診所檢查之後,發現是牙齒表面的細縫卡了食物,如果牙齒表面並沒有蛀牙,醫生只需要用簡單的工具就可以把食物去除了,但是有時候孩子的牙齒會卡住比較大的食物殘渣,像芭樂籽,那就表示孩子的牙齒可能已經蛀了一個洞,大塊的食物才卡的進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