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小孩喜歡吃牙膏怎麼辦?

    年紀小的孩子還不會漱口,因此家長常擔心會吞下牙膏,市面上也有不少口味宜人的兒童牙膏,孩子喜歡香甜的牙膏常常ㄧ直吃,這些都是在門診會遇到的問題。
    ㄧ般而言,可吞食的牙膏雖標榜可以吞下,但並不會特別建議使用,這是因為其含氟量低不具有好的防蛀效果,再則等於讓孩子吞下一些對身體跟牙齒都沒幫助的添加物。牙膏原本就不是要讓孩子吞的,因此太好吃的牙膏應該要換掉。
    ㄧ般仍建議依照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的建議,給予含氟量1000 ppm以上的牙膏;用量的部分,2歲以下的孩子只需要薄薄的一層(約未煮熟的ㄧ顆米粒大小);2-5歲的孩子使用的牙膏量約ㄧ顆綠豆大小;不會吐口水的孩子由家長幫忙以紗布巾將牙膏擦拭掉即可。

    詳細閱讀

  • 14. 我平常有給小孩用含氟牙膏吃氟錠還要塗氟嗎?

    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與氟錠等。此為低濃度的氟(氟含量約500-1500ppm)。
    低濃度的氟必須每天長期使用才有防蛀的效果,因此通常我們在刷完牙漱完口之後,口內就偵測不到氟化物了。而高濃度的氟製劑則可在短時間內達成較長的防蛀效果。

    詳細閱讀

  • 15. 溝隙封填的好處?

    蛀牙時常發生於咬合面的凹溝,由於清潔不易,有時甚至長出不久就蛀掉了非常可惜。溝隙封填是使用流動性佳的窩溝封閉劑,將容易藏污納垢的凹溝保護起來,讓咬合面成為平滑容易清潔的平面,是預防齲齒的利器。

    詳細閱讀

  • 16. 牙齒撞到變色怎麼辦?

    當牙齒撞傷後的數週,會因牙髓腔內的微血管擴張充血,繼而導致髓腔壓力過大而使微血管破裂,滲出的血球與色素會積存於髓腔當中甚是被吸入於牙本質小管而沈澱下來,因此牙齒會呈現暗紅色或咖啡色,彷彿染色一般。
    不過牙齒變色可能是牙髓受傷病變的前兆,建議家長帶您的孩子請醫師做進一步檢查與評估。

    詳細閱讀

  • 17. 一定要塗氟嗎?

    氟化物可以與牙齒表面的鈣結合,形成氟化鈣,使牙齒在遇到酸時較不易被解離出鈣進而造成蛀牙,也就是說氟可以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而降低齲齒發生的機率;許多國家在飲水加氟,而台灣沒有,因此建議家長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氟化物來源(牙膏、漱口水、氟錠之外)、定期至牙醫診所進行專業潔牙與塗氟更能有效預防蛀牙。

    詳細閱讀

  • 18. 使用牙線會不會讓牙縫變大呢?

    這個問題常常困擾著許多的家長,
    根據美國牙醫學會建議
    每天刷牙兩次、使用牙線一次
    是正確保養口腔健康第一步
    然而牙線的使用的確有其技巧性
    正確的方法:
    首先,使用約一呎的牙線纏繞於中指,接著使用一端進入牙齒的內側 ,另一端則保持在牙齒的外側 ,然後利用來回鋸物的姿勢找到想清理的縫隙。
    重點是順著兩顆牙齒的鄰接豐隆面 ,類似兩個背靠背的橢圓弧面, 以英文字母C 的形狀順勢滑入牙縫, 直到與牙齦的齒頸部的淺溝, 根據許多的研究,這樣可以清除深達牙齦溝2mm 的牙菌斑及殘屑。
    如果我們不小心直接在牙線通過交接狹窄處後,力量使用不當而直接用力垂直壓下重擊牙齦突出端,這樣的重複撞擊的確會像切牙齦般造成牙齦外傷,而這個反覆不當的操作,的確會使我們感覺牙縫好像變大,但是通常只要我們正確使用牙線,這個狀況就不會再發生了。
    因此我們在使用牙線時,還是不妨耐心順著本身牙齒的弧形操作,這樣就不用擔心這有效的潔牙工具造成意外副作用,又能保持口腔的健康!

    詳細閱讀

  • 19. 小寶貝跌倒撞到了,乳牙斷掉了怎麼辦呢?

    當小朋友不小心跌倒撞到時,請家長先不用慌張!首先,要先觀察小朋友意識是否清醒或有無大範圍出血,若有這些狀況建議先帶往醫院做進一步頭部外傷的檢查,接下來才需要檢查口腔的部分。
    一般來說,兒童牙醫會根據牙齒斷裂的情況給予相關治療建議,包括:追蹤觀察、牙冠修復、根管治療甚至拔牙。
    若因外傷造成乳牙整顆脫落,此時我們不會建議再植回去!因為這樣極可能會造成感染或影響到恆牙的萌發。
    隨時注意小寶貝的活動,避免牙齒外傷才是最最重要的!

    詳細閱讀

  • 20. 小朋友看牙齒一定要照X光嗎? 輻射劑量會傷害小寶貝嗎?

    「為什麼要照X光片呢?」 「孩子這麼小,照X光是不是對身體不好?」這是在門診時爸爸媽媽很常提出的疑惑。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先從輻射劑量談起。其實我們日常的生活環境中原本就存在著來自宇宙射線、地表、食物等天然輻射。根據原能會的資料顯示:
    台灣地區民眾每年接受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為1.6毫西弗,
    台北搭飛機往返美國西岸一趟的輻射劑量為0.09毫西弗,
    一張胸部X光的輻射劑量為0.02毫西弗,
    一張牙科全口環景X光的輻射劑量為0.01毫西弗,
    一張牙科單張的根尖X光片幅射劑量為0.005毫西弗,
    由上述的數據顯示都可以看出牙科X 光的輻射劑量是相對非常非常的低。同時,多項研究證據也都證實牙科診斷X光與罹患甲狀腺等其他癌症是無直接相關的。然而另一方面,當臨床的檢查少了牙科的診斷X光的幫忙卻會帶來很多的盲點,包括:牙齒鄰接面的蛀牙、牙根尖的病灶、牙齒的數目或發育型態異常、萌發角度不正確、甚至一些囊腫等骨頭的病變⋯⋯等,都是僅能依靠X光的檢查才能獲得正確的診斷。當然臨床上,醫師也會以專業來評估每個孩子個別的情況,再決定何時需要做X光的檢查。所以當下次爸爸媽來到門診時,如果對於X光的檢查還有進一步的疑問時,都是可以提出來跟醫師討論的喔!

    詳細閱讀

  • 21. 為什麼刷牙會流血呢?

    時常遇到家長在問,幫孩子刷牙時牙齦有流血的情形,擔心是不是刷牙太大力造成的,甚至因為怕流血而不去刷。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刷牙流血常常是因為牙齦本身有發炎的狀況。這是由於牙齦對於牙菌斑的刺激很敏感,會有血管增生等等發炎反應出現,此時應該針對有流血的區域,多刷幾次,當清潔乾淨後,牙齦恢復健康,就不會再有流血的情況發生。而靠近牙齦的區域是最常沒刷乾淨的位置,因此會建議,刷毛要稍微覆蓋ㄧ點牙齦,輕輕來回震動,力道就像在按摩牙齦而不會疼痛的程度,牙刷也要選擇軟毛的,才不會造成孩子受傷。

    詳細閱讀

  • 22. 兒童使用牙膏時機/選擇/用量

    根據美國兒童牙醫學會建議長牙即可開始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含氟濃度建議1000 ppm 以上,每天至少刷兩次牙並搭配含氟牙膏的使用。
    牙膏用量3 歲以下兒童每次最多使用米粒大小,3 到 6 歲兒童每次最多使用豌豆大小的牙膏:)

    詳細閱讀

  • 23. 孩子新長出來的牙齒上面有牙肉蓋住?新長的牙齒呈現鋸齒狀? 顏色竟然比乳齒來得黃? 這些都是正常的嗎?

    長牙的過程中,隨著牙齒的萌發,牙齒正上方的牙齦會逐漸退縮.而後方臼齒面積比較大,所以牙齦在退縮的過程中有時會蓋住牙齒表面,這是正常的現象,請留意仔細清潔才能減少藏汙納垢避免發炎喔!
    剛長出來的門齒,外型呈現鋸齒狀(三個小山峰),這也是牙齒的正常結構,當然是與生俱來的.隨著年紀增加,長時間的磨耗,比方到了成人階段,慢慢就變得不明顯了.
    由於恆齒的琺瑯質的顏色比起乳齒較為透明,使得位在內部顏色偏黃的象牙質更容易透出色澤,所以在同一人身上常見到乳牙較白恆齒較黃的現象,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牙齒萌發後卻不認真清潔保養,也可能導致髒汙堆積呈現黃垢這可就不妙了唷!

    詳細閱讀

  • 24. 孩子何時可以開始看牙齒?

    這應該是寶寶開始長牙後,家長最常產生的疑問。根據兒童牙科醫學會的建議,孩子一歲之前就可以進行第一次的看牙。這次的看牙不僅僅是看牙齒,同時也是父母學習如何預防蛀牙的黃金時間。
    兒童牙科醫師可以在看診過程中,指導家長如何用正確的姿勢與工具清潔孩子口腔,幫孩子做塗氟防蛀處理,並在問診過程中,了解孩子的日常飲食,揪出容易蛀牙的壞習慣,引導家長建立正確不易蛀牙的飲食清潔習慣。
    寶寶看牙齒的過程難免會掙扎哭鬧,兒童牙科醫師會採用“膝對膝”的方式,請父母抱著孩子牽著雙手,孩子的頭枕在醫師的膝蓋上,這樣的姿勢寶寶看得到父母,醫師也能做詳盡檢查。定期固定的牙齒檢查,能幫助幼童減少對看牙醫的恐懼,搭配塗氟與其他防蛀處理,維持口腔健康。
    對於寶寶第一次跟牙醫親密的接觸,家長往往緊張又怕受傷害,不用擔心,選擇專業的兒童牙科醫師,讓孩子的口腔健康贏在起跑點。

    詳細閱讀